张志良:土木院86级岩土工程专业硕士

发布时间:2015-01-09

我们的心将一直追随

    【简介】张志良,九三学社社员。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读本科;1986年9月至1989年7月,在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岩土工程专业就读,获硕士学位。现任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总工程师兼建设事业总部总经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库专家,广州市建设科技委评审专家,广东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地下工程专委会常务委员。

感谢 曾经来过这里 

    1982年8月,我是在水稻田里干农活时接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喜讯来得很突然。那时想法很实在、很简单,跳出农门就很满足了,似乎没什么憧憬和梦想。那年高考填报志愿江苏省是在考完后第三天进行的,分数和录取线都不知道。语文没考好,但没有料到分数出来后是不及格,所以第一志愿学校落榜。通过中学物理老师了解知道华水的一些大概情况,就来到了华水。

    至今还清楚记得1982年新生报到时,吴继敏老师借饭盘指点我去食堂吃午饭的细节;黄大明、陈志坚老师在黄河小浪底认真细致带毕业实习的情景。而我实际上是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开始大学生活的,专业是服从调剂的,没有特别浓厚兴趣和热情,但也没有太多的抵触和纠结,加上原来数理化基础尚可,有幸成为82级地质专业两个班级唯一免试推荐入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现在回想起来,真心感谢母校的宽容和鼓励!

    1986年,我开始跟从导师徐志英先生工作学习,在他的认真教导下逐渐喜欢上土木这个学科,并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除徐志英导师外,当时的土力学教研室和实验室老师:钱家欢、姜朴、殷宗泽、向大润、方涤华、方开泽、卢盛松、周萍、俞仲泉、卢廷浩、夏怀祖、田树山、赵维炳、艾英钵……,本科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老师陆兆臻、黄大明、钱孝星、吕庆安、吴继敏、周志芳、张勤、陈志坚……等,都给予我谆谆教诲和热心帮助,留下了亲切的印象。有一种划过心头的爱,扣动最深的心扉,那是师爱;有一种至高的灵魂,谱写着动听的乐章,那是师恩,在这里,衷心的道上一声感谢!

    七年,西康路校区在我眼中从陌生变得熟悉直至亲切,每每想起这段时光,总是充满了留恋和欢笑。印象更深的是南京夏天的闷热和冬天的寒冷。夏天太热时每天要冲多次凉水澡,有时晚上还违规爬上宿舍楼顶睡觉;冬天大家一起跺脚取暖。每每遇到节假日加餐时食堂总是拥挤得一塌糊涂。极其羡慕住同一层宿舍楼的新疆班学生以及一起上大课的留学生,他们都有专门食堂,宿舍区还配有电视。如果可以重来一遍,我会从一号门到二号门,踩着树荫慢慢走,绕个圈,看看当年的公共澡堂是否依旧,旧北教、西教、旧图书馆是否还有踪迹可寻;再去工程馆、水利馆自习,累了就去友谊山、清凉山上转转,还有那缩短了西康路校门到食堂、宿舍距离的翻山土路近道;去瞻仰毛主席和水利先贤雕像,给自己充上正能量……。。一处处场景,与时间共存;一幕幕往事,与记忆同在。

感恩 我一直追随

    1989年7月我离开学校来到广州工作,当时感觉是路途遥远,气候差异大,人生地不熟,和很多89年毕业生一样,我也下到最基层工作,开始时不太适应。徐志英、姜朴、田树山等老师来信给予及时的鼓励,悉心教导我如何与人合作共事,我把老师对我的那份日月江河之恩,默默的化做人生拼搏的动力。

    感谢老师和母校给了我扎实的基础,让我迅速适应工作并有所进展,每当遇到拦路虎,我就想一想“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这十六字箴言。工作前五年,无论勘察、设计项目,还是科研、施工项目,从不挑拣,扎实工作。我参与《广州黄埔出海航道可行性研究》,获交通部广州航道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八﹒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珠江口伶仃洋航道整治技术研究”;参与伶仃洋跨海大桥通航标准和通航条件论证专题研究;参加湛江港深水航道、北海铁山港航道、深圳铜鼓航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参加渤海石油公司JZ—93海上石油平台项目概念设计、水东港航道航标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等。

    自1994年到现在,我从广州地铁一号线开始全过程参与广州地铁所有新线及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线的建设管理。熟悉地铁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以及各阶段各项管理工作的难点、重点。2011年4月担任建设事业总部总经理负责广州地铁新线建设组织实施。2013年12月担任总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工程重大技术管理。

    1994年参与《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围护结构与内衬组合结构计算模式应用研究》;二号线“改变暗挖隧道施工支护参数的建议”,获地铁总公司2001年度合理化建议“银质建议”。2003年,获地铁总公司“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建设特殊贡献奖”;2007年获“广州地铁二号线科技进步个人突出贡献奖”二等奖;参与广州地铁三号线岗石区间超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研究,2008年获广州地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G01B04(子课题3)智能全断面隧道轮廓异常形变监测系统研制,担任子课题组长。广州地铁总公司2000年度“十佳”职工。获“2008年度广东省十项工程劳动竞赛模范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河海深深眷恋

    2006年,本科同学毕业20年回母校,由于时间仓促,只去了江宁新校区。直到今年5月参加导师徐志英先生90寿辰庆祝活动,时隔25年才又一次回到母校老校区,感觉变化很大,不知是我的心境变了,还是它真的变了。这次活动看到了很多老师,他们身体健康,我感到由衷高兴,衷心祝福他们快乐长寿。同时也深深怀念已经离去的敬爱的老师,由于平时与母校联系少而深深自责,留下了永久的遗恨!

    离开母校,一直觉得干得很一般,没有什么业绩为母校增光,也没做出什么贡献,上善若水,工作无贵贱,我只是一个在普通岗位上默默工作的华水人,我有着华水人艰苦朴素的特性,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人做事做学问,我一直都在前进的路上。最后,衷心祝愿百年华诞的母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