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共青团江苏省委下发《关于表彰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的决定》,新葡的京官网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团委荣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长期以来,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团委在院党委和校团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围绕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主线三个根本性问题,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突出青年特点、体现学院特色的团委工作新格局。
坚定信仰,牢筑青年思想地基石
搭建学习平台,强化价值引领。学院团委以基层团支部为抓手,搭建“集中学习-自主学习-朋辈引领-主题团日-调研实践”梯度式学习平台,在“青年大学习”微团课学习上,积极引导、充分监督,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学习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青马公开课”“梦想公开课”“信仰公开课”等,引导青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紧扣时代主题,聆听青年声音。学院团委以坚定青年团员理想信念、引领青年团员思想成长为核心任务,开展“土木交通青年说”品牌系列活动,武装青年思想,聆听青年声音,讲好青年故事。
筑牢线上阵地,深入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打造吸引团员青年的“HHU·青春土木”微信公众平台,筑牢共青团“网络思政”主阵地,以“土木故事汇”“师言砼语”等栏目发掘身边优秀教师和学子代表事迹,聚焦疫情防控、“四史”学习教育等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新闻热点三个维度,发布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网文。
激发活力,细描素质提升框架图
完善管理体系,提升综合素质。2020年,学院团委新颁布《土木院PU第二课堂管理办法》,分级定制方案,一年级引导鼓励,二年级巩固提升,三年级查漏补缺,四年级私人订制,实现了教育时间、控件、内容和主客体的统筹安排,同时也做到了育人质量的过程监控和成效评估,根据第二课堂成绩单情况,了解学生个人职业倾向及能力结构匹配情况,为学生个体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指导。第二课堂学时阶段合格率平均达97%。
丰富活动形式,增强文化自信。学院团委注重积淀、凝练特色、深化内涵,形成了土木“砼”文化。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文化艺术节活动,2020年开展“同舟共济,歌颂战‘疫’”文艺原创作品朗诵大赛,“坚定理想信念,感悟平语近人”学习总书记用典朗诵比赛;在第56届校运动会方阵表演上,通过拼图展现火神山、雷神山的搭建过程,致敬最美建设者。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期间积极举办各类科技科普活动,承办了知识问答、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组织第十三届“奇思妙想”结构设计竞赛,举办迎新生“土木开放日”活动。
创新实践模式,激发育人活力。学院不断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鼓励学生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聚焦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鼓励学生跨地域、跨专业组队,点线串联,联动实践。学院获评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获评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各1人。
打造品牌项目,传递青年能量。学院团委致力打造品牌志愿服务,“指尖上的蜕变——情系南京博爱安养庇护中心”志愿服务项目获得2020年“美灵杯”创益中国·大学生公益大赛前百强等。此外,学院于2020年新建“传承红色薪火,情系退伍老兵”三点红养老志愿服务项目,慰问帮扶退伍老兵,弘扬青春正能量。
从严治团,构建组织提升防护墙
夯实服务堡垒,完善基础团务。在院党委领导下,以党建带团建,提升“带”的组织力,突出“带”的政治功能,形成纵横覆盖的堡垒。学院共66个团支部,1886名共青团员,认真落实“三会两制一课”,扎实开展发展团员、团员管理、团员教育评议工作。“智慧团建”团籍注册录入率、毕业生转出发起率达100%,下属支部三星以上比例达100%。2项团日活动获评校优秀主题团日活动。
推进共青团改革,提升工作活力。积极改革健全学院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合并院学生会、科协,精简团学组织部门,明确学生组织职责;持续推进团学干部考核机制,提升团组织工作活力;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强化服务青年师生工作职责,实施本硕博一体化培养。黄业博同学担任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江苏省第十四期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第二届“青马工程-先锋骨干计划”学员,江苏共青团“青年观察员”。
特色创新,施展建功立业鸿鹄志
整合多方资源,培养创新人才。为培养培养新时代土木交通类卓越人才,学院构建创新实践教育共同体,充分利用行业企业校内外资源,开展“土木大讲堂”、“土木微讲堂”品牌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行业大咖、优秀学生进行指导和经验分享,拓展以土木类创客空间为平台的线下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创新实践活力,加速学生创新实践成果孵化;升级以虚拟学习社区为平台的线上第三课堂,推动科研成果与赛事相结合,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银奖1项、江苏省赛银奖1项、铜奖1项,第五届、第六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