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建成的是大坝,耸立的是精神

发布时间:2022-04-03

19924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2018424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时提出,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是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自力更生创造出来的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兴建三峡工程,治理长江水患,更好造福人民,是多少代中国人的梦想。

早在1918年,孙中山先生就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考察长江三峡,将兴建三峡工程摆上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1986年,党中央做出对三峡工程重新论证的决定。三年时间内,全国65个单位的412位专家、200余家单位的3200余名科技工作者分工协作,围绕14个专题开展了周密细致的科学论证。论证过程充分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最终形成了“三峡工程上比不上好、早建比晚建有利”的结论。

图片

20世纪90年代,三峡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郑守仁(右二)在三峡工地和同事一起讨论优化设计方案。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酝酿了七十余载的三峡之梦破茧而出。

兴建三峡工程的消息一出,全国上下为之振奋。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机制安排相继推出。中央建立起“政府主导、企业负责、市场运作”的管理架构,成立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负责重大决策和统一协调。为了给三峡工程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全国人民合力缴纳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很多人还主动捐款。

1992年4月,吉林的王鸿林老人在报纸上看到兴建三峡工程的消息,抑制不住兴奋之情,连夜写信给中央领导,要求捐出自己一个月的工资。

三峡工程,牵动赤子之心,激荡民族情怀,凝聚起“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磅礴合力!

三峡工程,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工程总量、装机规模等均居世界第一,技术难度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堪称世界级“难题库”。

图片

三峡工程开工后,建设者利用7年时间,在三峡船闸高边坡上,铆进17万根锚杆和5000多束锚索,攻克了船闸高边坡稳定这道世界级难题。


为攀登这座水电高峰,4万余名建设者云集三峡,他们怀揣“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的水电报国理想,上演了一场“团结协作、众绘宏图”的“群英会”。

我们通过三个“7”来回顾那段历程。

第一个“7”是7摄氏度:这是三峡大坝混凝土拌合楼出机口的温度,是保证大坝建设质量的关键一环。从这一环开始,为保证浇筑质量,参建各方齐心协力:管理人员大胆决策,采购混凝土连续浇筑系统;设计人员勇于创新,提出“夏吃冰棍、冬穿棉袄”的温度控制新工艺;监理人员日夜值守,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可控;施工人员手握40公斤振捣棒,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累得连筷子都拿不住。参建各方众志成城,创造了混凝土年浇筑量世界纪录,筑起了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大坝。

第二个“7”是70万千瓦:这是三峡电站单台机组的装机容量。水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协同配合,为三峡工程装上“中国心”。三峡集团与东电、哈电等单位憋着一股子“不信邪”的牛劲儿,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70万千瓦水电机组设计制造自主知识产权。以三峡工程为牵引,一重、二重实现了大型铸锻件国产化;宝钢、武钢掌握了硅钢等关键材料生产工艺;国家电网则完全掌握了超高压50万伏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全产业链协同攻关,用短短7年时间,实现了我国水电装备制造水平由30万千瓦向70万千瓦的历史性跨越。

图片

2002年8月,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980名移民响应号召,离开家乡,乘船外迁至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市(现为佛山市高明区)。


第三个“7”是7公里:这是三峡船闸航道的总长度。三峡船闸施工现场,一线建设者同舟共济,搭建起克难攻坚的“天梯”。在仅有200米宽的狭窄作业面上,武警水电、葛洲坝、三七八联营体等5家单位的近万名建设者,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你开山我筑堤、你凿孔我插锚,像纳鞋底一样,将船闸边坡铆成了铜墙铁壁。7个寒暑,他们削平了18座山头,硬是开凿出一条长达7公里的“人工运河”。

在三峡工地上,从来没有单打金牌,只有团体冠军。时光回溯到1997年11月8日,一场横锁长江的“世纪之战”在三峡工地打响!

400辆卡车组成“钢铁长龙”;10余吨巨石激起排空浊浪;总指挥沉着冷静、把控大局;重卡司机斗志昂扬、冲锋在前;水文技术员全神贯注、密切监测;此时此刻,全国人民都在关注这一刻——大江截流。

20米、10米、5米……

随着最后一车石料投入江中,堵住龙口,截流现场沸腾了!所有人都欢呼雀跃、相拥而泣。

图片

2002年11月6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顺利合龙,为水库初期蓄水、永久船闸通航和首批机组发电创造了条件。


在欢呼的人群中,三峡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郑守仁笑得像孩子一样,要知道,他是此次截流方案的提出者。为了大江截流,他夙兴夜寐,熬了上千个日夜;而为了整个三峡工程,他更是殚精竭虑,坚守工地整整27年。他一生以大江大河为伴,以工地工棚为家,两次患癌三次手术依然坚“守”在建设一线,他的生命早已和三峡工程融为一体,是名副其实的“三峡之子”。

郑守仁的亲密战友王家柱,年轻时就怀着“到三峡去挑土也好”的理想,从技术员做起,逐渐成长为三峡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深度参与了三峡工程论证和建设工作。1992年,他被检查出身体指标异常,但他爱三峡胜过爱自己的身体。长达十年的生命透支,让他病倒在了工地上。病床上的他反复提出,要再回工地看一看。

2002年11月,王家柱如愿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三峡工地。这一次回来,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个靠细胞针才能维持生命的“重病号”。他依旧奔走在大坝浇筑仓面,依旧仔细地批阅设计文件,依旧在饭堂与大家热烈讨论,依旧面带微笑地问候每一位同事。没有人知道,他的药量每天都在增加,只有他清楚,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离开时,他一遍遍回望这片他所挚爱所牵挂的工地,生怕不能再多看一眼。这一次,竟是他与三峡永远的诀别。

图片

2020年8月19日,三峡大坝开启深孔泄洪,迎战三峡水库建库以来最大洪峰。


两院院士潘家铮曾深情地说道:“如果三峡工程需要有人献身,我愿意第一个报名,我愿意将自己的身躯永久铸在三峡大坝里面,让我的灵魂在晨曦暮霭之中,听那水轮发电机的歌唱,迎接那万吨船队的来往,直到千秋万载。”

如今,三峡大坝巍然矗立,防洪屏障横跨南北;滚滚江水浩荡东流,清洁电能分送四方;五级船闸迎来送往,黄金水道川流不息。高峡拥抱着平湖,平湖辉映着高峡。这——就是你们期许的模样吧!

131.03万,这是三峡移民总人数,意味着每1000名中国人中就有一名是三峡移民。

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但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千年大计,广大移民选择舍小家、为国家。

挥一挥手,作别故乡的千重稻菽;鞠一鞠躬,叩别黄土下的祖祖辈辈,纵有千般留恋、万般不舍,也毅然打起行囊,迈出那坚定的移民步伐。

为了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开发性移民方针,出台多项重大优惠扶持政策。国家51个部门和单位、21个省、10个大中城市对口支援,11个接收省全力安置20万外迁移民,形成全社会支持库区移民开发和安置的良好局面。

如今,行走在三峡库区,可见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条条大路四通八达、现代产业星罗棋布,库区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工程移民史上的奇迹!

三峡工程,凝结着民族梦想、国家力量、人民智慧。从一百年前的设想到如今“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我们建成的是大坝,耸立的是精神。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三峡工程时指出,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使多少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典范,是中国人民富于智慧和创造性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强盛的典范。

图片

2020年11月,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根据验收结论,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总书记的高度评价,不仅给予我们无穷力量,也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共鸣。

201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三峡大坝前举办千人快闪活动,一些游客激动地流下泪水。

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的乐曲,他们挥舞着国旗,哽咽地喊出:“祖国万岁!祖国万岁!”

那一刻,殷殷嘱托与滔滔江水同频共振,经典旋律和大国重器相得益彰,个人命运与民族梦想紧密相连!

正如歌词所描写的那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这首赞歌,是全体三峡人对伟大祖国的赞歌!

这首赞歌,是伟大工程对伟大祖国的赞歌!

这首赞歌,是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赞歌!

(来自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主题宣讲词《团结协作 众绘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