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凉州词》里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是懵懂的小学,老师清越的声音向我们讲述了千年之前驼铃声声的那条商旅之路,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丝绸之路,却无法透过纸墨真正领略到这条千年之路的迷人风采。
再读《凉州词》里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正值青春的研究生,“一带一路”倡议以蝶变之姿已振翅十载,而我也站在新时代的风口之上,在中国式的智慧生活里,切身感受着、享受着来自千年丝路所带来的的成果与机遇。
2023年金秋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言辞恳切地指出,十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行的是发展之举。回望历史,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贯穿历史书和平与繁荣;翘望今朝,十年筚路蓝缕,“一带一路”激荡时代得十年春华秋实。千年的历史与十年的征程都向世界证明,“一带一路”是必然之举,也是时代之音。
听声音,“一带一路”乘风破浪
十年前,“一带一路”倡议拉开序幕,一艘艘东方货轮从海上丝绸之路驶来,作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一的阿芝曼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曙光。穆翰默德是阿芝曼中国城里众人熟知的商品店老板。谁又曾想过,以前的他靠捕鱼为生,一家人都指望着海里的收成饱腹,大海神秘莫测又充满危险,穆罕默德的父亲几次都在海里受伤。听他说,由于缺少必要的工具以及相关的物资保护,父亲的手上留下了许多伤痕,布满了生活的辛酸。突然有一天,几个黄皮肤的人在村落附近用看起来神奇的仪器做了测绘,给大家带了很多很多的生活必需品,在一堆印有“made in china”的物品当中,一双防割手套让他和父亲印象最为深刻,他的父亲再也不用担心手被割破,手上的伤痕也逐渐淡化,生活也越来越好。时光一晃而过,阿支曼中国城拔地而起,昔日七岁的小男孩穆罕默德也长成了小伙儿,开办了属于自己的贸易公司,造福家乡。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现在的阿芝曼中国城人潮川流不息,所有的人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发展战略。十载耕耘,中国同共建各方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为合作之路、和平之路、友谊之路、复苏之路,沿途欢呼的声音震耳欲聋,响彻天际!
看成果,大道不孤德必有邻
十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从顶层设计的“大写意”蓝图逐渐转变为细节栩栩如生的“工笔画”,这一过程不是中国自己的独奏曲,而是与其他共建国家和地区谱绘的交响乐。截止到2023年6月底,我国已经与150个国家签订共建协议,连续举办五届进口博览会,向多个国家推广1500多项农业生产技术,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积19.1万亿元......一项项数据背后是一条愈发繁荣、贯穿世界的现代丝绸之路。这条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践使命,青春筑梦扬帆起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对广大青年作出了殷殷嘱托:“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十二字箴言激励着、鼓舞着我们的青年一代明志定心,奋勇前行。作为一名研究生,我深知自己的普通和平凡,但古人有言“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 荧烛末光增辉日月”,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已在肩上,即使现在微小如尘如烛,也要坚守青年一辈的初心与使命。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在项目上求新求变,力求能够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之路上,呐喊出属于自己的青年之音,奉献出属于自己的青年力量!
明月依旧高悬天际,古人有吟的“关山难越”如今已经变成“坦荡通途”,这条穿越上下两千年的“丝路”穿越漫漫的历史长河,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层叠浸润之下,拔节生长,势不可挡!而身为研究生的我们,也正值青春年华,更需站在“一带一路”共建十周年这一全新的历史起点,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向祖国交出奋斗的答卷!